
國民健康署於109年的數據指出
18歲以上成年人的 #吸菸率 為13.1%,而46-50歲者比率更是高達21.8%。雖然已經有許多人成功戒菸
,但家庭二手菸暴露率依然高達27.1%,這讓家庭成員,包括婦女和嬰幼兒
,面臨二手菸的傷害,可能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此進一步降低吸菸人口,將對於減少孩子們被二手菸影響的風險極具重要性。



菸品中所含有的250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和93種致癌物質
,如:尼古丁、一氧化碳、刺激物、亞硝胺、砷、甲醛與鎘等,都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緊密相關。


菸草中的有毒微粒與有害氣體會傷害呼吸道黏膜,引發咳嗽、氣喘並導致肺功能下降,提升罹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肺炎的風險。《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期刊指出,無論是吸菸或已戒菸者,在COVID-19的死亡風險上都高於未吸煙者。

吸菸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與纖維蛋白素原增加,可能引發血液凝塊阻塞血管。尼古丁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會使血壓升高,進一步增加罹患動脈硬化、狹心症、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JAMA》期刊的一項研究也顯示,重度吸菸者即使戒煙,心血管疾病風險在戒煙後的5年內仍然較高,然而,在成功戒菸5年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可顯著下降。

吸菸對身體的傷害並不僅限於肺部,更涵蓋了消化系統,尤其是胃部。吸菸會打擊胃部對酸性食物的防禦機制,造成胃黏膜嚴重損傷,甚至可能導致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依據《J Gastroenterol》期刊的研究指出,對於早期胃癌患者,吸菸成了復發胃癌的一大風險因素,尤其是在未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的情況下,更可能引發嚴重的萎縮性胃炎,使得罹患胃癌的風險大增。此外《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期刊的研究發現,吸菸者在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時,失敗率可能高達34.8%。吸菸不僅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還可能使得治療效果降低。

對於懷孕期間的婦女,吸菸的威脅尤其嚴重。根據在《BMC Pregnancy Childbirth》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對於孕期以及產後仍吸菸的母親,其新生兒將面臨極大的風險,包括:新生兒死亡、哮喘、死胎、低出生體重以及肥胖等。此外吸菸的危害與香煙的吸入數量有關。孕婦在懷孕期間吸菸,不只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生時的短期健康問題,如:早產和唇額裂等;也可能對新生兒的長期健康造成影響,如:肥胖症和智能障礙等問題。

吸菸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其中包括: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乳癌等。相比於不吸菸的男性,吸菸的男性罹患氣管、支氣管、肺癌的風險高出23倍,咽喉癌風險高出14倍,口腔癌風險高出10倍。在《Tobacco Induced Diseases》期刊的研究發現,吸菸不僅加速了牙周病的發展,而且與口腔癌的發病率有明顯關聯。另一項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的研究也指出,如果癌症患者持續吸煙,可能會增加一線癌症治療失敗的風險,因而增加額外的治療成本。


進入無菸的旅程,現在就起步

決定戒菸,就是邁向健康生活的首要步驟。放下香菸後,身體立即回應這個健康的選擇,帶來一連串的正面影響。

心跳與血壓便迅速恢復正常👍🏻

體內的尼古丁與一氧化碳濃度降低一半,氧氣的濃度恢復正常👍🏻

身體排除所有的一氧化碳,肺部開始清除吸入的煙草物質👍🏻

體內的尼古丁已經完全清除,味覺與嗅覺的敏感度明顯提升👍🏻

呼吸更順暢,體能也開始改善👍🏻

血液循環顯著改善。👍🏻

咳嗽和呼吸問題大幅減少,肺功能提升5至10%👍🏻

心臟病的風險已經降至原來的一半👍🏻

肺癌死亡率降低一半的成果,同時口腔癌、食道癌、喉癌的機率也降低一半👍🏻

肺癌死亡率將降至與不吸菸者相同,同時口腔癌、食道癌、喉癌、膀胱癌、腎臟癌、胰臟癌的風險也有所降低👍🏻


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降至與不吸菸者相同👍🏻👍🏻👍🏻
一步步的前進,從戒菸開始,締造一個健康生活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