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得慢是營養不足嗎?

3種幫助長高的營養關鍵你補對了嗎? 

你是否發現孩子的身高總是比同齡孩子矮一些?即便吃得不算少,但身高發展卻遲遲沒有起色?🤔 
許多家長第一個想到的解法是補鈣,但事實上,鎂 和 鋅 也是促進骨骼發展不可忽視的營養素。 

根據《BioMetals》在2021年的研究顯示,鎂在骨質密度與骨骼健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孩子體內的鎂含量不足時,骨骼的鈣質無法有效沉積,導致骨質疏鬆和生長遲緩。尤其是成長期的兒童,若缺乏鎂,身高發展將受到明顯影響。 

不僅如此,鋅的補充對於孩子的身高也有重要的影響。根據《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日本兒童中有 48.3% 存在低鋅水平,其中 6.7% 為鋅缺乏,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可能對生長發育造成負面影響(Yoshida et al., 2019)。 

那麼,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呢? 

 

孩子營養不足的警訊:你家孩子中了幾項? 

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成長速度可能會悄悄減慢而不易察覺。家長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訊號來檢查孩子是否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身高明顯比同齡孩子矮小:如果你的孩子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身高明顯落後,可能表示骨骼發育未達最佳狀態。 

常喊累、體力不足:營養缺乏會影響肌肉和骨骼的發展,導致孩子容易疲倦,活動力下降。 

經常抽筋或骨頭痠痛:這可能是鎂或鈣攝取不足的警訊。鎂能幫助肌肉放鬆,缺乏時可能會導致肌肉痙攣或抽筋。 

睡眠品質差,容易驚醒:鎂還具有鎮靜神經的功能,有助於孩子獲得深層睡眠。若缺乏鎂,孩子可能會出現失眠或易驚醒的情況。 

食慾不振:鋅的不足與食慾下降密切相關。研究顯示,缺鋅的孩子更容易挑食、偏食,導致營養攝取不足。 

如果孩子符合兩項以上的情況,那麼你需要特別關注他們的鎂與鋅攝取量。 

 

鎂與骨骼健康:孩子成長不可少的營養素 

是骨骼健康的重要推手。它不僅幫助鈣質順利沉積到骨骼中,還能促進骨質密度的增加。根據《AJCN》在2015年的研究顯示,鎂與鉀的攝取量與骨質密度密切相關,適量補充鎂有助於降低骨折風險,並促進兒童的正常發育。 

此外,鎂在身體中還能調節副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這是一種控制鈣質代謝的關鍵激素。當鎂攝取量不足時,即便鈣質攝取足夠,也無法有效維持骨骼健康。 

根據《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在2014年的研究顯示,兒童的骨礦物質含量與鎂攝取量呈正相關。這意味著,補充足夠的鎂,有助於增強孩子的骨骼結構,提升身高發展的潛力。 

 

補充鎂的三大好處 

增加骨質密度:鎂有助於鈣質的有效吸收,增強骨骼的硬度與韌性。 
降低骨折風險:強健的骨骼能有效減少因跌倒造成的骨折風險。 
減少抽筋與肌肉無力:鎂能幫助肌肉放鬆,避免因缺鎂引發的肌肉痙攣與抽筋。 

 

鋅對孩子長高的作用:不可忽視的成長元素 

除了鎂之外,鋅也是促進身高發展的重要營養素。根據《Nutrition & Metabolism》在2022年的研究顯示,鋅在細胞增殖、骨骼生長和免疫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鋅的不足可能導致生長遲緩、食慾不振和免疫力低下。 

鋅能夠促進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 的分泌,這兩者都是影響骨骼發展的關鍵激素。根據《Journal of Pediatrics》在2019年的研究,長期補充鋅的兒童在生長速度上有明顯提升,特別是對於有生長遲緩風險的孩子。 

補充鋅的三大好處 

✅ 促進骨骼生長:鋅能刺激成長激素的分泌,幫助孩子達到理想的身高。 
✅ 提升免疫力:鋅在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於抵抗感染。 
✅ 改善食慾與消化:鋅能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與營養吸收,改善孩子偏食的情況。 

 

補充營養的天然來源:高鎂與高鋅的食物推薦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天然的高鎂和高鋅食物,只要適量攝取,就能幫助孩子補足營養,促進骨骼健康。 

幫助兒童長高的TOP10營養食材清單 

孩子的身高發展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營養攝取息息相關。除了鈣質之外,鎂和鋅同樣是影響骨骼發育和生長激素分泌的關鍵營養素。以下是幫助兒童長高的10大營養食材,並提供簡單作法與選用原因,讓爸媽輕鬆備餐,助孩子長得更高、更健康! 

1. 菠菜

✅ 選用原因:含有豐富的鎂、鐵、維生素K,有助於骨骼鈣化與骨質密度提升。 
🥗 簡單作法:菠菜蛋花湯 ➝ 將菠菜燙熟後加入蛋花湯中,即可輕鬆補充營養。 

2. 小魚乾

✅ 選用原因:含高鈣且富含維生素D,能促進鈣質吸收,強化骨骼。 
🍙 簡單作法:小魚乾炒飯 ➝ 加入青菜與蛋一起拌炒,讓孩子吃得香噴噴又營養。 

3. 南瓜籽

✅ 選用原因:富含鋅,有助於細胞分裂與骨骼生長,是長高的關鍵營養素。 
🥣 簡單作法:南瓜籽優格碗 ➝ 加入優格、藍莓與南瓜籽,營養滿分又好吃。 

4. 牛奶

✅ 選用原因:含豐富的鈣質和蛋白質,有助於骨骼生長和修復。 
🥛 簡單作法:香蕉牛奶燕麥昔 ➝ 牛奶+香蕉+燕麥打成奶昔,補充鈣質與能量。 

5. 豆腐

✅ 選用原因:植物性鈣質來源,富含鎂和蛋白質,有助於骨骼強健。 
🍲 簡單作法:紅燒豆腐 ➝ 以蔥、蒜、醬油紅燒豆腐,入味又下飯。 

6. 莧菜

✅ 選用原因:鎂含量高,能促進骨骼健康,並有助於血液循環。 
🥢 簡單作法:蒜炒莧菜 ➝ 清炒搭配蒜頭提味,簡單快速又健康。 

7. 地瓜葉

✅ 選用原因:富含鎂、維生素C與β-胡蘿蔔素,有助於骨骼發育與免疫力。 
🍲 簡單作法:地瓜葉雞湯 ➝ 地瓜葉加入雞湯中燉煮,營養加倍。 

8. 腰果

✅ 選用原因:含有優質的鎂與健康脂肪,促進骨骼生長與大腦發展。 
🥜 簡單作法:腰果雞丁 ➝ 雞胸肉切丁,與腰果拌炒,增加孩子的食慾 

9. 蛋

✅ 選用原因:蛋白質含量高,含有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與骨骼生長。 
🍳 簡單作法:蔬菜烘蛋 ➝ 加入菠菜、番茄等蔬菜與蛋液混合,烘烤成營養滿分的早餐。 

10. 全穀類(糙米、藜麥)

✅ 選用原因:富含鎂和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並促進消化。 
🍚 簡單作法:糙米藜麥飯 ➝ 用糙米和藜麥混煮,搭配任何主菜都適合。 

 

🎯 搭配秘訣小技巧 

黃金比例:餐盤中以 1/4蛋白質 + 1/4碳水化合物 + 1/2蔬菜 為最佳營養均衡比例。 

補充維生素D:曬太陽能幫助維生素D合成,促進鈣質吸收。建議每天曬太陽15分鐘。 

適量運動:跳繩、游泳、籃球等負重運動,有助於骨密度提升與身高成長。 

 

高鎂高鈣早餐快速搭配(7天) 

提供孩子一週的 高鎂高鈣早餐,讓骨骼發育更健康!這份早餐搭配不僅幫助補充 鈣質 強化骨骼,同時透過 鎂 促進鈣質吸收,維持神經系統與肌肉功能正常運作。 

🌞 星期一:香蕉燕麥牛奶 + 水煮蛋 

原因: 

燕麥:富含鎂與β-葡聚醣,有助穩定血糖、促進骨骼健康。 

牛奶:提供高鈣質,幫助骨骼成長。 

香蕉:含有鎂與鉀,促進神經傳導。 

水煮蛋:提供優質蛋白質,有助於骨骼修復與肌肉發展。 

🌞 星期二:藜麥蔬菜蛋捲 + 無糖豆漿 

原因: 

藜麥:富含鎂、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有助穩定能量釋放。 

蔬菜(菠菜、紅蘿蔔):提供維生素A與葉酸,促進骨骼發育。 

無糖豆漿:富含鈣質與植物性蛋白質,是乳糖不耐症孩子的好選擇。 

🌞 星期三:優格藍莓果昔 + 堅果燕麥棒 

原因: 

優格:含益生菌促進腸道健康,並補充鈣質。 

藍莓:富含抗氧化劑,保護細胞健康。 

堅果(杏仁、核桃):提供健康脂肪與鎂,有助神經穩定。 

燕麥棒:補充膳食纖維與鎂,促進腸道蠕動。 

🌞 星期四:南瓜粥 + 小魚乾炒蛋 

原因: 

南瓜:富含β-胡蘿蔔素,有助提升免疫力。 

小魚乾:天然高鈣來源,促進骨骼與牙齒發育。 

雞蛋:提供優質蛋白質與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 星期五:酪梨鮪魚全麥三明治 + 無糖豆漿 

原因: 

酪梨:富含健康脂肪與鎂,幫助維持心臟與神經系統健康。 

鮪魚:含Omega-3,有助腦部發育。 

全麥麵包:提供膳食纖維與鎂,有助維持腸道健康。 

無糖豆漿:提供植物性鈣質,維護骨骼健康。 

🌞 星期六:黑木耳牛奶紅棗粥 + 蘋果切片 

原因: 

黑木耳:含有膠質與水溶性纖維,有助腸道健康。 

牛奶:提供鈣質與蛋白質,促進骨骼發育。 

紅棗:補血益氣,提供鐵質,有助促進血液循環。 

蘋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鈣質吸收。 

🌞 星期日:地瓜優格碗 + 奇亞籽牛奶 

原因: 

地瓜:含膳食纖維與β-胡蘿蔔素,有助維護腸道健康。 

優格:含鈣質與益生菌,促進腸道消化。 

奇亞籽:富含Omega-3與鎂,有助抗發炎與神經健康。 

牛奶:提供完整鈣質,促進骨骼成長。 

 

📌 貼心提醒 

搭配均衡營養:早餐後可補充水分,多吃蔬果,幫助腸胃蠕動。 

適量堅果:每日適量攝取堅果(約5-10顆),提供健康脂肪與鎂質。 

定時運動:搭配簡單伸展或跳繩運動,有助骨骼成長。 

 

孩子成長關鍵運動建議懶人包 

除了營養補充,規律的運動也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重要因素。建議每天安排30-60分鐘的活動,選擇以下幾項運動,有助於骨骼健康成長。 

✅ 跳繩 ➝ 刺激骨骼生長,提升骨密度。 (每天跳繩10-15分鐘)

✅ 籃球 ➝ 負重運動增加骨骼強度。 (每週進行2-3次)

✅ 游泳 ➝ 全身運動,促進心肺功能。 (每週1-2次) 

✅ 跑步或快走 ➝ 刺激下肢骨骼發展。 (每天30分鐘) 

✅ 瑜珈或伸展 ➝ 促進身體柔軟度,保護關節。 (每週2次) 

✅ 跳床(彈跳床) ➝ 提升平衡感與骨骼強度。 (每次10-20分鐘) 

✅ 單槓拉懸 ➝ 促進脊椎拉伸,改善姿勢。 (每天2-3分鐘) 

✅ 騎腳踏車 ➝ 增強腿部骨骼與肌肉。 (每週2次) 

✅ 爬樓梯 ➝ 增強下肢力量,刺激骨骼生長。 (每天10分鐘) 

✅ 跳遠或跳高 ➝ 提升骨密度,促進生長板發育。 (每週2次) 

 

營養師推薦:幫助孩子長高的1日菜單 

讓孩子輕鬆補充營養,同時促進骨骼健康! 

早餐 

燕麥牛奶粥 + 香蕉切片 🥣 
燕麥富含鎂,香蕉則含有鉀,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 

無糖優格 + 南瓜籽 🥛 
南瓜籽富含鋅與鎂,搭配優格補充鈣質,有助骨骼發展。 

午餐 

菠菜牛肉炒飯 + 地瓜葉湯 🥬 
菠菜和地瓜葉含有豐富的鎂與鉀,牛肉則提供高含量的鋅。 

豆腐蒸蛋 🍳 
豆腐富含鈣與鎂,是促進骨骼發展的絕佳選擇。 

點心 

杏仁堅果棒 + 奇異果 🥜 
堅果提供優質脂肪和鎂,奇異果含有維生素C,有助於鋅的吸收。 

晚餐 

鮭魚佐檸檬橄欖油 + 花椰菜 🐟 
鮭魚富含Omega-3,有助於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花椰菜則補充鎂與鉀。 

糙米飯 + 海帶湯 🍚 
糙米含有豐富的鎂,海帶則提供碘,有助於甲狀腺功能與身高成長。 

透過這樣的搭配,一天就能輕鬆補充孩子所需的鎂、鋅與鈣,讓他們在成長黃金期獲得最佳的發展!💪 

 

長高的關鍵不只是鈣,還有鎂與鋅! 

家長們,從今天開始調整孩子的飲食,補對營養素,讓孩子健康長高! 

 

 

📚 參考文獻 

1. Rondanelli, M., et al. (2021). An update on magnesium and bone health. BioMetal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59846/ 

2. Hayhoe, R. P. G., et al. (2015). Dietary magnesium and potassium intakes and circulating magnesium are associated with heel bone ultrasound attenuation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 risk.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135346/ 

3. Abrams, S. A., et al. (2014). Magnesium Metabolism in 4YearOld to 8YearOld Children.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787702/ 

4. Diedukh, O., et al. (2024). Effect of magnesium deficiency on bone health. Orthopaedics Traumatology and Prosthetics. 
http://otp-journal.com.ua/article/view/296513 

5. Wright, N. C., et al. (2019). Magnesium Intake Predicts Bone Turnover in Postmenopausal Black South African Women. Nutrient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635369/ 

6. Kunutsor, S. K., et al. (2017). Low serum magnesium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fractures.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405867/ 

留下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