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挑食苦惱,身為營養師和媽媽,我卻鼓勵大家 #挑食 ,主要擔心市面上充斥著劣質的食物,不知道它到底從何而來,且製作過程與 #添加物 常是複雜而被隱瞞的。試想想買房子時,會去實地參觀、詢問、訪價等,但卻對每天要進入身體的食物不清楚,如此輕忽的對待,可能是造成👉近10年來癌症總是高居十大死亡之首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今天先來談談大人要如何吃到”對”的食物,正確的”挑食”可以讓你更健康💪
🔹挑 #當季盛產食物
當季食物是最適合種植與熟成的食材,不僅新鮮、風味佳;除了對環境友善外,還能獲得更多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C與類胡蘿蔔素。即使農業技術再發達,當季蔬菜,仍是生長良好、無需用藥,讓人吃得安心,更能大幅降低有礙健康的風險。
🔹挑 #在地生產食材
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麥,其實就是最好的在地食材的運用。有最適合當地氣候、環境、水質及物種等特性。可減少長途運送為保鮮而添加化學物質,或因貯存條件不良,導致營養流失等現象,並同時也可減少 #碳足跡 ,減少能源的浪費。
🔹挑 #食材來源
有機食物,確實在食安上多了層把關,並禁止施用化學廢料及 #農藥 ,因此可以減少許多細菌汙染、農藥、殺蟲劑殘留的問題。但有機到底是”真有機”還是”假有機”呢?建議消費者還是需要到產地去參觀,甚至去認識種植的農夫。真正好的農作物就像落葉一樣會逐漸凋零,但不會快速腐敗或發出惡臭,外觀是硬挺、有生命力的,農法順應自然的程度愈高,對身體的價值愈高、安全性也愈高,才能因吃得天然,而活得健康。
🔹挑食物而不是 #食品
當大量生產時,為了延長保存時間、避免腐敗,就需要食品添加物。因此學會看食品標示,知道吃進去多少食品添加物是最後的險招。但若可以減少加工食品,以天然、無添加的食物為主,儘量購買需要 #冷藏保存 、有效期限短的食物,才是減少這些不自然的添加物最好辦法。
🔹挑外食店家
外食時了解店家對於食材來源是否有同樣的堅持及把關,即使外食也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全。若店家的資訊不公開時,還是建議多下廚。廚藝不精或沒有時間的上班族,可以從最簡單的燙青菜去做變化,等熟悉後再去做複雜的菜色,從一餐到三餐,慢慢減少外食頻率,降低外食而來的油、鹽、糖攝取量,就可以讓自己朝健康更邁進一步。
🔹多樣選擇,多多挑食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風險原理也適用在食物,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選擇要多樣;不同的農場出產的食物,可能有不同的風險,要有多家供應農場來源;當選擇越多,就可以用輪替的方式來攝取不同種類、來源的食物,也分散風險、均衡營養。
本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