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友,血糖控制應小心

老年糖尿病友,血糖控制應小心

郭爺爺的糖尿病史已有11年,平時規律服用糖尿病及血壓藥物。因平日飲食自理、吃得簡單,早餐通常是一碗鹹肉粥加滿滿一碗的苦瓜,午晚餐則是飯半碗、青菜1碗及鹹魚1小片。血糖控制良好,飯前血糖113 mg/dl,糖化血色素6.1% 。郭爺爺是營養門診中的常客,營養師給他的建議也都有嚴格的執行,是一名模範病友!某天到了郭爺爺該回診的時間,卻一直等不到他爽朗的笑聲,在與個案管理師聯繫後,確認郭爺爺並沒有事先請假,因而趕緊撥電話給郭爺爺。

🔹嚴格控制血糖者,應小心低血糖

接電話的是郭爺爺的小女兒,詢問之下才知道因最近下午常常感到頭暈,而回診前在家門口昏倒了,幸好小女兒剛好買東西來才發現,已先服用了急救用的方糖。營養師在電話中先簡短衛教了 #低血糖 的處理,並請郭爺爺在午晚餐間增加一份的點心,以預防日後還會再發生低血糖。

​由於許多低血糖較輕微或甚至無症狀,糖尿病老年人(> 75歲)發生低血糖的發生率較難估計。而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反復發生低血糖症的情況卻很普遍,且因 #營養不良 及多種 #藥物交叉使用 狀況下,而使得低血糖危險性增高。低血糖引起的併發症可能有急性腦、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神經認知功能障礙、視網膜細胞死亡,甚至視力喪失。

🔹一醣一蛋白,補充營養真簡單

回診時發現,郭爺爺血糖雖然穩定,但體重仍持續下降,由於食物份量並沒有減量,營養師擔心可能是因為年紀增加,使得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利用的能力下降所引起的營養不良。因此除了原本的一份醣類點心外,也建議增加一份蛋白質,例如雞蛋或牛奶,都是方便取得的食物,且在血糖穩定狀況下,稍微減少了蔬菜的攝取並調整進時的順序,避免過量的纖維阻礙營養素的吸收。後續追蹤時,郭爺爺的體重能夠維持不再下降,而有規律的點心時間後,再也沒有發生低血糖的情況了。

 

研究發現當老人的體重減輕,就可能是營養不良所引起的低血糖的潛在徵狀。在美國居住在社區的老人約有16%營養不良,長期護理機構中有59%,在急診中則上升到65% 。由於糖尿病會加速肌肉的流失,且高血糖引起的慢性發炎也會導致肌肉分解,在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三千多名老年人的研究中發現,患病4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肌肉流失的比率高於正常人的1.8~2倍。

年老的醣友們,不僅要多注意體重也應注意是否有肌肉流失的狀況產生,由於低血糖的急性症狀可能危及性命,因此需有計畫防範低血糖的發生。

 

本站相關文章

檢視老人營養問題

充足睡眠,血糖、血壓自然平穩

4步驟飯後運動,控制血糖事半功倍

糖尿病生活與飲食建議

維持好習慣,擁有好血糖

老年糖尿病友,血糖控制應小心

3招自我管理,控制血糖不受限

三管齊下,解決糖尿病的惡性循環

糖尿病外食不擔心

留下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