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粽、南部粽熱量評比

每到端午節🐉很多人的三餐就會自動變成粽子😜
在台灣真的很幸福,有各種不同的粽子,例如:鹼粽、甜粽、創意粽,但最常見的還是南部粽和北部粽,這兩款各具特色,也各有擁護者。選擇粽子前,除了個人喜好外,也要了解食材與成分。多認識自己吃進去的食物,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南部粽
以孟宗竹香為特色,製作過程通常是水煮,讓粽子具有明顯的竹香。且餡料豐富,包含:花生仁、香菇、多為瘦肉並帶有部分肥的豬肉,以及鹹蛋黃,並與半熟炒過的糯米混合,形成口感獨特的糯米飯。由於南部粽是以水煮的方式製作,使得整體口感比較清淡和軟糯。

🔹北部粽
的製作方面,則是通過爆炒的方式,使糯米充分吸收了滷料的醬香,從而增加了風味。糯米選用的則是黏性較低的長糯米,保持了粒粒分明的口感。而餡料方面則用了蝦米、魷魚乾、紅蔥頭、栗子等食材來增加鮮味,這些食材也為粽子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其中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是北部粽的一大特色,帶給整顆粽子豐富的鹹香。

無論是南部粽還是北部粽,其熱量主要都是來自糯米和豬肉。這兩種食材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進食過量可能導致熱量過剩。因此適量食用粽子,一天最多一顆粽子,並且搭配上足夠的蔬菜和低脂的蛋白質,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另外粽子的風味也可以通過添加醬料來提升,南部粽通常會配以醬油膏和花生粉🥜,而北部粽則可能會選擇沾甜辣醬🌶;雖然甜辣醬可以平衡北部粽的鹹味,帶來多元的口感,但由於額外添加的醬料也都算是勾芡的醬料,因此適量沾醬即可,加多了不僅是熱量上升,鹽分也會增加,不管是對體重或是血壓的控制,都會有影響😱

而兩者選擇的粽葉也有所不同。南部粽選用孟宗竹,這種竹子的香氣較強,而北部粽則選用顏色較淡、煙燻過的竹殼葉,這也對粽子的口感和香氣產生影響。

雖然南部粽和北部粽雖然製作方式和用料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其特色風味和營養價值。選擇哪一種粽子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和營養需求。如果想要控制熱量攝取👉可以選擇配料較少、用料較為健康的粽子,或者適量享用粽子,並仍依照哈佛健康餐盤的飲食模式,搭配足夠的蔬菜🥬及蛋白質,才能降低⬇️熱量的攝取。 

留下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