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

過去十年間,糖尿病用藥人數從124.9萬增至212.3萬⤴️,不僅用藥人口激增,糖尿病前期的盛行率亦高達25.5%,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一的台灣人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種情況不僅是受到飲食和生活習慣影響,還與心理壓力🫀、睡眠品質😴、運動習慣🏸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擔任糖尿病衛教師14年,建議病患朝飲食、壓力、睡眠、知識、醫療及運動等六個面向調整,學習如何生活,練習和自己的身體和平共處,才有機會控制血糖。
1️⃣營養與飲食攝取
根據<<Nutrients>>的研究,低碳水化合物、地中海、植物性和低升糖指數飲食是有效的飲食選擇。而地中海飲食在<<Cardiovasc Diabetol>>的研究證實與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呈現顯著的反比關係。由此可見營養與飲食攝取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由於飲食的複雜性和個人化程度高,<<Diabetologia>>研究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定期與營養師進行諮詢和評估,以確保他們的飲食計劃適合自己的健康需求。
重點提醒💖
💡採用低碳水化合物、地中海、植物性或低升糖指數飲食
💡保持飲食多樣性,包括豐富的蔬菜、全穀物和健康的油脂
💡注意飲食營養素和食物的品質(以原型食物為主)與份量
💡定期與營養師討論和評估個人的飲食計劃
 
2️⃣情緒、壓力對血糖控制的影響
根<<J Med Life>>的研究,壓力與血糖控制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尤其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中更為明顯。壓力較高的患者通常血糖控制較差⤵️,而嚴重壓力下的患者糖化血色素數值也顯著增高。
此外,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也會通過影響患者的生活方式選擇,如: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間接影響血糖控制。例如,壓力可能導致不健康的飲食選擇或減少體育活動,進而影響血糖。
建議糖尿病患者參與壓力管理和心理健康輔導💓。包括:學習放鬆技巧、參與團體支持活動,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健康服務。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對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整體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重點提醒💖
💡學習識別和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源
💡實施壓力管理訓練,如:放鬆技巧、正念練習和時間管理策略
💡醫療專業人員應該關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在治療計劃中納入壓力管理策略。
 
3️⃣睡眠對血糖控制的影響
<<Prim Care Diabetes>>的研究指出,睡眠剝奪和睡眠品質不佳與血糖控制不良和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有關。在短期(最多14天)睡眠剝奪後,β細胞功能可能仍然保留,再將睡眠時間從 7 天延長至 14 天,就可改善血糖和胰島素敏感性。這表示👉充足的睡眠對於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島素敏感性是有益的✅
睡眠品質、持續時間和時間對於早餐後血糖反應有顯著影響。睡眠品質不佳和晚睡的生活習慣與早餐後更明顯的血糖反應相關。此外,個人與平常睡眠模式的偏差也與較差的血糖控制相關。
重點提醒💖
💡維持規律的睡眠模式,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
💡重視睡眠教育和睡眠干預措施,以改善血糖控制
💡管理壓力、改善睡眠環境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醫療專業人員應將睡眠評估和干預納入糖尿病管理計劃中
 
4️⃣知識與教育
飲食、運動及生活教育可幫助改善血糖和提高生活品質🏠,此時病患的自我管理技能就顯得相當重要。<<Iran Red Crescent Med J>>的研究認為醫療人員應該教育病患自我調節技巧,作為輔助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良好的自我管理訓練也能提高病患的自我效能分數和代謝控制,這樣的訓練也能明顯改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收縮壓。
重點提醒💖
💡鼓勵醫療專業人員教育病患自我調節技巧
💡實施自我效能訓練,提升病患的代謝控制和整體健康狀況
💡提供持續的自我管理支持和教育,幫助病患實現長期的行為改變和更好的疾病管理
 
5️⃣醫療照護對血糖控制的影響
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條件以及個人意志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顯著影響。在血糖管理中,每3個月一次的醣化血色素無法即時反應病患的血糖變化,因此建議使用更密集的血糖機檢測。而近年也發展出不需採血🩸的連續性血糖監測(CGM),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顯著影響。
<<JAMA>>的研究顯示,CGM能顯著降低糖化血色素,特別是對於使用基礎胰島素治療的患者。<<J Pharm Technol>>的研究則發現,在多元族群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平均使用 CGM 6 個月後,糖化血色素皆有顯著降低(平均差 -1.4%)。
重點提醒💖
💡鼓勵糖尿病患者遵循自我照護行為,包括:健康飲食、體力活動、血糖監測和藥物依從性
💡在糖尿病管理中納入壓力管理策略
💡血糖控制不佳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建議使用連續性血糖監測
 
6️⃣活動對血糖控制的影響
根據<<Sports Med>>上的一篇系統性回顧,運動對於骨骼肌、脂肪組織、肝臟和胰臟的功能都有正面影響。定期運動🏃‍♀️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和血脂,並減少發炎反應、改善血管功能和減重。長期運動訓練對於維持血糖控制和胰島素敏感性是極為重要的。
飯後進行的有氧運動可以顯著降低短期內的血糖曲線下面積和24小時內的高血糖發生率,抗阻運動也能有同樣的效果。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天中最大餐後進行運動,以達最有效調降血糖。
上班工作忙碌,整天都呈現坐式生活🪑,讓血糖無法好好下降,《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上的一篇研究發現,頻繁活動並中斷”坐式生活”的糖尿病患在空腹血糖和每日血糖都有良好的變化,並有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的趨勢。
重點提醒💖
💡定期運動,包括:有氧運動和抗阻或重量訓練
💡應避免坐式生活,每30分鐘就應中斷坐姿
💡可進行 3 分鐘低至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以打破久坐的習慣。
💡提前規劃運動計劃,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能力進行調整
💡飯後運動可有效降低血糖
 
 
留下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