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外食的低渣飲食

每年大概10月左右就會聽以前在醫院時的同事說:這陣子大腸鏡檢查又被排得滿滿的了。

回想起以前在醫院也需負責健檢的營養諮詢業務,所以知道年底到農曆年前期間屬於健檢旺季。​

大腸鏡相對於其他非侵入性的檢查需等待較久的時間。若在這段期間內預約檢查,則可能拉長空腹等待的時間,且前一天需要飲用瀉劑清腸,勢必讓不舒服的指數上升。因此建議有打算預約腸胃鏡 的朋友們,若目前沒有明顯的症狀,例如:血便、黑便、排便習慣改變(如,無腸躁症,但近期便秘與腹瀉狀況交替)...等危險警訊,則建議盡量將檢查排在年後。在相對少人時做檢查,等待的時間不會過長,醫療品質也才不會因此而下降,同時也能把健檢作為一場與自己的深入約會。定期安排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做健檢的真正意義!!​

既然提到大腸鏡檢查就不得不提起檢查前的低渣飲食 ,過去在健檢後的諮詢常常聽客人提起:最困難的就是檢查前的低渣飲食,不知道該吃什麼,深怕吃錯了,腸子沒有清乾淨,會造成檢查失誤或是影響判讀。我常安慰客人不用太擔心在外無法低渣飲食,依據 102-105 年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9 成以上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且19歲以上族群,無論男女性其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為13.5-18.8公克,與建議量20-38g相比明顯不足;因此外食基本上都會是低纖維飲食,要進一步到低渣一點都不難;但若想要低渣又要同時兼顧飲食稍微均衡一點,這個挑戰就稍微有趣一點,來看看外食的低渣飲食建議吧! ​

1️⃣第一天"低纖維" ​

✨早餐:便利商店​

御飯糰(海苔可去可不去)、茶葉蛋、無糖豆漿(不要高纖豆漿或濃豆漿)​

✨午餐:迴轉壽司​

鮭魚握壽司2盤、蒸蛋1碗、豆腐味噌湯1碗、鮭魚生魚片3盤(不要選軍艦壽司,大部分的握壽司都可以)​

✨晚餐:自助餐​

白飯半碗、魚板炒大瓜、滷雞腿、蘿蔔排骨湯​

2️⃣第二天"低渣"​

✨早餐:早餐店​

少油煎蘿蔔糕、煎荷包蛋*2、鮮奶茶​

✨午餐:廣東粥​

皮蛋瘦肉粥、蒸蛋布丁​

✨晚餐:麵店​

陽春麵、皮蛋豆腐、嘴邊肉​

3️⃣第三天"低渣"​

✨早餐:麵包店​

輕蛋糕、無糖豆漿(不要高纖豆漿或濃豆漿)​

✨午餐:便利商店​

台式涼麵、糖心蛋*2、豆花(少糖)​

✨晚餐:滷味​

意麵(非油炸)、肉片、凍豆腐、鳥蛋、黑輪(不加酸菜、不能吃豬血或鴨血)​

❗做腸胃鏡檢查前,若有簽屬同意瘜肉切除,可能會造成腸道傷口,建議回家後,應以第一天的低纖維飲食為範例,維持5~7天的低纖維飲食。待傷口癒合後,再緩慢的增加纖維,並在日後維持高纖維的飲食,每日攝取20-38g的纖維,以減少瘜肉再次生長。若家中有大腸癌家族史,應每2~3年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以避免病灶擴大形成腫瘤!

留下您的評論